English

电脑图书1998

1999-01-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明然 我有话说

每到岁末年初,人们往往要总结一年的收获与遗憾。一方面是感慨,感慨时光流逝,市场无情;而另一方面是展望与期待,期待来年机遇更多、运气更好一些。

回首1998年的科技图书出版业,市场整体上似乎比较平淡,没有多少“轰动效应”。计算机图书成了市场上既不可多得也特别抢眼的一道风景线,而这其中有不少热点值得圈点和冷静反思。

引人注目的旋风

据有关统计表明,1998年估计全国新出版电脑图书6000余种,全国200多家出版社参与电脑图书的出版,占全国现有出版社总数的1/3多。

电脑图书出版业进入“快车道”可追溯到1993年,当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读者迫切需要最新的电脑技术知识,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出版社率先走出国门,通过版权贸易方式大批量地直接从美国引进电脑图书,在国内快速翻译、出版、发行,由于引进的图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同时,电子、清华等社及时调整选题结构,把电脑图书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从此电子、清华等社的图书销售额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在科技出版界和IT界刮起了一股“旋风”。1995年以后,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陆续加入竞争,1998年起许多出版社包括一些老牌大社纷纷跟进,形成了目前图书市场上更为强劲的电脑图书“旋风”。

1998年电脑图书高速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已逐步走出“象牙塔”,成为大众需要掌握的通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电脑图书的读者群也随之不断扩大,同时读者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从而电脑图书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

2.在整个出版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受电子、清华旋风的影响和邮电、机工顺利切入市场的鼓舞,许多出版社纷纷调整选题方向,希望计算机图书能成为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期望在计算机图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市场风景线

回顾与重新审视1998年计算机图书市场上的一些热点,我们能否有新的感悟?

年初,计算机图书工作室异军突起,标志着计算机图书创作走向职业化。到目前,仅北京地区就有近80家大大小小的计算机图书工作室。工作室参与选题策划、组稿、编写甚至编辑、排版,由于力量强、速度快,深受视出书速度和规模效应为生命线的计算机图书出版商的青睐。但一些工作室只顾速度而忽视质量、选题重复而且变相一稿多投、漫天要价、运作不规范、个别还有买卖书号的现象等。这些问题也让一些出版社“心中不是滋味”。

4月,电子出版社成立图书策划开发部,试行图书策划与策划编辑制。其实,在其他经济活动领域,策划早已不再时髦与新鲜,但这次还是引起了里里外外不大不小的议论或震动。1998年内有近20家科技出版社成立了专门的策划组织,还有一些出版社正在筹备之中。

5月,昆明图书订货会,机工出版社精心策划,出其不意,码洋直线上升,跃居同行第一,从此圈内就有了“机工黑马”之说。看来,不论是老手还是新兵,只要准备充分、运作手法出新,就会取得预料不到的效果。

6月,受国民经济宏观环境和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出版界大喊市场疲软,而计算机图书一枝独秀,几家大社仍保持了一定的增幅,让出版界一些同行“眼红”。

7月,化工出版社的《软件村》100种图书上市,随后交通出版社也陆续推出了《融会贯通计算机系列丛书》40多种。

此外,年销售码洋5亿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一直在踌躇满志筹划大规模进入电脑图书领域。1999年必有一番重头戏要唱。

许多出版社尤其是一些老牌大社把计算机图书作为了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准备一搏。其切入市场的主要策略基本都是“上规模、系列化”。

8月,许多出版社的计算机图书退货开始猛增,据悉,有多家出版社的计算机图书退货到年底已超过1000万元大关。大量的退货只是一个信号,计算机图书出版高速发展,而市场消化能力如何,这值得许多正在大干快上的出版社正视。

9月,清华、电子社联手轰轰烈烈地组织全国大联展,两家主要竞争对手携手,这在中国的科技出版界甚至整个出版界可能还是头一回。聪明人明白,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更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强强联合,显然有利于自己品牌的增值、规范与引导市场等等,最后两家都是赢家。

11月,8家由大中型软件企业组建的电子出版社经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正式走入电子出版行列。他们可以出版、经营多媒体光盘以及盘配书,企业办社,经营机制、技术力量和资金设备等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对希望公司来说成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更是如虎添翼。对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一些出版社同行来说,如何迎接新的挑战?

还是在这个月,IT传媒界的领头羊《计算机世界》报一期竟破例7个8开专版,来讨论计算机图书市场;随后,人们发现,《中华读书报》从12月2日起开辟了“电脑书城”专刊,成为全国唯一的电脑图书专刊。引起媒体如此注目,中国的出版业中恐怕只有计算机图书获此“厚爱”。

12月11日起,北京中关村的科利华公司投巨资运作《学习的革命》一书。暂不论其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其宣称的20多种图书销售渠道、30多种宣传方式,全方位、立体式、高投入、高风险的大手笔运作,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市场之格局

在业界,计算机图书市场的格局也是许多人常常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已有“三足鼎立”、“四驾马车”等多种说法。倘若再进一步细分,又可以分出“两个超级大国、三家第二集团和一批第三梯队等”。

超级大国:电子社和清华社。1998年计算机图书销售码洋超过1亿元的只有清华和电子社,邮电、机工和希望公司也都在5千万元以上。从出书规模和发行码洋来看,电子、清华、邮电、机工社和希望公司的相对领先地位无容置疑,但领先者并不等于领导者。

除了市场规模、资金实力等表征实力的因素外,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导者,起码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领导者必须具有左右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电子社、清华社具有其他出版社不可比肩的人才优势、品牌优势、信息优势和行业优势;其次,领导者能为整个产业撑起价格空间,也就是以优异的产品品质为产业界定价格分布。近几年电子、清华社无论是图书定价、发行折扣还是引进版权的版税率等事关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上,都非常规范和自律,应该说为其他社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环境,否则价格战、折扣战和版税战早已不可避免,可能市场也早已混乱;第三,不断创新并能领先的出版策略与运作机制,从外版书的批量引进,到全国图书联展,到策划机制的运行,等等,在计算机图书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到了关键之处,每每都是电子等社先走一步,大多数出版社是先观察、后跟上。

第二集团:邮电、机工社和希望公司。它们都具有较大的出书规模和发行码洋以及灵活的市场操作手段,短期内其他出版社要想超过它们,得付出十倍的努力和不菲的代价。

第三梯队:科学、水利水电、成电、西电等出版社,1998年其计算机图书发行码洋都在2千万以上,他们的图书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在市场上其计算机图书尚不成气候的出版社,在这个行列,几乎每时都有新面孔出现。

若从选题特点来看,这几家计算机图书出版大户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电子社图书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规划,全方位、多层次出版,体现了“新、全、专”,而清华社以大学计算机教材见长,邮电的图书主要集中在中、初级的实用类和普及类图书,其图书的实用性是读者公认的,机工以技术和开发类图书引人瞩目,希望公司的图形图像类图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市场时时在变,谁都想成为“超级大国”,能否如愿,就要看自己的综合实力、付出的努力和市场的机遇了。不断变化、重新组合排队是必然的。

反思市场的震撼

电脑图书出版业高速发展,市场空前繁荣;但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由于市场、部分出版者和部分作者的不成熟,目前业内出现了许多不谐之音,如果说这些问题可能毁了市场,这并不是语破天惊。

专业人士认为,目前电脑图书出版业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

(1)大量电脑图书选题重复出版尤其是低水平重复出版,一些热点选题过于集中和“泛滥”,导致图书市场呈现出结构性“疲软”。例如,大约60-70%的电脑图书是围绕Microsoft公司软件产品的普及性读物,市场上关于Windows98和Word97等主题的图书粗略统计就有300多种。究其原因,部分参与计算机图书出版的出版社缺少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少市场研究和策划,一味“跟风”、追“热点”,有的出版社发展策略定位在数量的盲目扩张,从而无法超越对市场的盲从,无法搞清市场的本质需求与变化趋势,其选题难免低水平重复。

(2)有些图书内容平庸,有的甚至粗制滥造或文不对题,仓促出炉,“萝卜快了不洗泥”。有的出版社选择作者把关不严,从而造成少数图书编、译质量不高。例如,有的普及类图书中大量的专业术语让读者产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感觉,蹩脚的语言晦涩难懂,甚至个别书错误百出。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一些图书面貌千篇一律,缺少创新,例如有关应用软件普及类的图书,70%以上的图书都是软件菜单功能的说明。长此以往,读者难免失去信心和耐心。

(3)编校质量差成为一大公害。少数出版社由于没有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和专业人才,一味追求出书速度,其图书编校质量比较差,读者怨声载道。

(4)从宏观角度看,电脑图书市场上缺少既符合读者的需求又富有新意的精品尤其是原创精品。精品意识虽然逐渐深入人心,但真正的精品书市场上还太少。我国计算机装机量不下2000万,而许多电脑图书的印数仅仅5、6千册。

急功近利者,最终会砸了自己的牌子,同时也将损害整个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

精品与品牌的魅力

精品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正确的导向、符合市场的需求、富有新意、一流的质量,等等。从市场的角度分析,精品图书的意义在于:

1.解决竞争力问题。过去几年中计算机图书市场的高速发展,主要靠市场的拉动,目前市场已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读者对绝大多数计算机图书都有较大的挑选余地。面对成熟的读者群,谁有精品图书谁才能走在众多的竞争对手前面。

2.解决市场需求问题。从现状可以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计算机技术领域中没有大的热点,相应地,图书市场也不会有大的热点。在波澜不惊的图书市场中,只有精品图书才能有效刺激读者消费,创造较大的市场需求。

而精品在市场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品牌。市场行销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对熟知的名牌容易认同和接受,品牌意味着消费者对名牌理念的认同;而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方式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和品牌经营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市场经济中只有品牌才会带来超额利润。目前品牌效应在计算机图书市场上的主导作用日渐明显。许多书店订货时以清华、电子、邮电、机工的图书为主,少量添加其他社的精品书和独到的图书,这已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因此,今后计算机图书市场制胜的法宝将是“品牌”,若谁仍把市场策略定位为“上规模、抢速度”,无疑于玩赌博游戏。

1999,新的一页

1999年将是计算机图书市场发展关键而微妙的一年。

1999年计算机图书市场比较明朗的几个特征是:繁荣与过剩共存,竞争趋于艰难而“残酷”,风险增大。目前电脑图书市场的竞争已经步入十分激烈的竞争状态。充分竞争的结果就是“胜者通吃”(the-winner-take-all)的结局,即胜者获取全部,败者一无所有,这是技术发展与市场成熟两相结合的必然。计算机图书出版业与其他IT产业一样,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IT技术更新快,市场瞬息万变,对从业者在人才、质量、信息、市场反应速度和经济实力等方面要求较高。在美国,电脑图书的出版主要集中于Macmillan公司、McGraw-Hill公司、Sybex公司、John&Wiley&Sons公司、ITP公司、IDG公司、Microsoft Press等几家公司。在国内,清华、电子等几家出版社已形成了较大优势和自己的品牌,而定位不准、没有特色,专业人才、技术、信息等等方面处于弱势的出版社将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群雄逐鹿的局面将不会再长久存在,市场将会相对集中和规范。

另外,计算机图书市场近几年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将会更进一步凸现出来,如一些出版社的退货将会进一步加大,某些出版社计算机图书的库存也可能会超出其承受能力,甚至有的出版社可能会遇到图书滞销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不能排除降价大战或折扣大战的爆发。当然,谁若率先挑起价格大战,赔本赚吆喝,则败走麦城的将肯定不止是一两家出版社。

对于正准备投入力量,欲在计算机图书市场上全力一搏或急于扩大计算机图书出版规模的出版社来说,应该清醒地看到,电子、清华、邮电、机工等社最初快速发展的条件已不复存在,目前计算机图书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让我们回顾这几家出版社成功的机遇与策略:

电子、清华1993年批量引进外版书加速发展,1995年后战略重点从外版书转向原创精品书的培育,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龙头地位”,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邮电社1995年从引进台湾的普及类电脑图书起步,以低定价和精美的封面设计切入市场,1997年形成规模。

机工社从1997年开始,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大量引进外版翻译图书,1998年形成气候,其切入市场的成功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当时市场上面向计算机开发与研究人员的高层次图书尚有空当,而机工社及时抓住了机遇,第二是大规模和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合作,依靠西蒙与舒斯特公司的选题、市场经验和高水平的策划,打开了市场局面。

而目前电脑图书已由“相对短缺”状况变为“绝对过剩”状态,读者日益成熟,电脑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另外,1999年IT业没有太多的热点,因而计算机图书市场相应地将比较平稳甚至说是平淡。

1998年新介入计算机图书市场的一些出版社,许多出版社到年终成效平平,甚至有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事实已证明了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竞争将导致市场调整、重组与创新活动,将驱动电脑图书市场沿着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组织创新的路径发展。而出版人目前要做的是,在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中准确定位,营造精品,形成特色。

值得欣喜的是,一些有远见的业内人士已开始冷静思考,一些出版社已经在“悄悄”地调整机构和工作模式,以更贴近市场。电子社已把“出精品、树品牌”作为工作策略,扎扎实实地在控制数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方面“练内功”。

当然,要想在激烈竞争的计算机图书市场中保持持续、快速、稳步发展,出版社还需解决更深一层问题:一是勇于突破传统的出版观念;二是不断探索、完善能够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出版机制,如选题运作机制、经营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